新肉肉屋 > 其他 > 养个崽崽来种田[古穿今] > 第118章
    然后突然耸着鼻尖在许尘衣领、嘴边嗅嗅。
    “怎,怎么了?”许尘有点心虚。
    “哇,小爸爸你偷吃冰淇淋了,还是香草巧克力味的!”
    许尘抿唇看向沈淮舟。
    沈淮舟捏捏阳阳的鼻头,“就你鼻子尖。”
    阳阳头一扬,有些得意:“大爸爸你也偷吃了,那我也要吃冰淇淋!”
    “好好好,给你买。”
    “哦耶!我要吃草莓味的!”
    于是许尘和沈淮舟只得一人牵着一个小朋友再次前往冰淇淋店。
    “冰淇淋,壮壮要吃。”
    过马路走到一半,壮壮才木着脸说话。
    许尘拉着他的小胖手忍俊不禁。
    沈淮舟笑道:“壮壮,你这反应也太慢了吧,以后可怎么办才好?”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3-11 13:17:35~2024-03-14 13:56: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十八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 全文完
    鸡叫第三遍时, 许尘就从他的破木板床上爬起来。
    天刚蒙蒙亮,一抬头还能看见稀稀拉拉的星星,围着残月一闪一闪。
    就着缸里剩下的凉水洗完脸、漱个口, 许尘便挑着水桶去村口的小河里去打水。
    深秋的早晨有些冷,许尘还穿着单衣,上面满是补丁, 一双布鞋也破得不成样子。风一吹, 他就忍不住打颤。
    为了让自己暖和一点,许尘开始小跑。瘦瘦小小的人担着木桶晃来晃去,看着好不滑稽。
    天还早,河边并没有什么人, 只有几只野鸭子在水面上嬉戏, 看到许尘过来也不害怕。慢悠悠地张开翅膀, 伸长脖子梳毛,偶尔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再衔着几寸长的小鱼浮出水面, 呲溜一口便吞进肚子里。
    许尘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他已经很久没有粘过荤腥了。鱼肉、鸭肉、鸭蛋, 都是好东西呢。
    可惜也只能瞧瞧,这河里的东西精得很, 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抓到的。
    静静看了一会儿, 许尘又捡起块扁平的小石头, 手指不轻不重地捏住, 身子微微半蹲,然后手臂用力, 石子便贴着水面飞出去, 弹跳出一个又一个小漩。
    野鸭子果然被这动静惊得嘎嘎直叫, 扑棱着翅膀四散奔逃,许尘微微扬起嘴角,这才拿着木桶开始打水。
    他到底力气不大,满满两桶水挑起来太吃力,而且路上荡来荡去的,总要泼洒不少,干脆每次都不装满。
    如此一来,担满整整一缸水就要跑四五趟才成。不过幸好一缸水省着些够用好几天,用不着天天挑。
    好不容易把水缸装满,天也快大亮,许尘又赶紧把谷糠和野草碎拌好,去到后院把家里仅剩的六只鸡喂了。
    接下来才是要准备早饭,家里穷得叮当响,早饭也没什么好准备的。番薯洗去外面的干泥,加点水煮上。再烧一锅开水,抓几把玉米面撒进去搅和搅和,一顿早饭就算是做好了。
    等把锅里的玉米糊用碗盛好,许尘就听见了熟悉的吵嚷声。
    “娘,饭怎么还没做好?我都快饿死了!”
    “就好了,就好了。尘哥儿!你是不是又在躲懒?都什么时辰了,磨磨唧唧的,连顿饭都做不好?怎么就生了你这个没有的东西。”
    许尘早已习惯,默不作声地把碗筷都拿进堂屋,等爹娘和两个弟弟都埋头呼呼啦啦开吃,他才端着自己的碗快速吃起来。
    但还是慢了一部。
    “娘,就这么点儿东西怎么吃得饱?我要吃肉包子。”
    “我也要我也要!”
    “哎,好好好,明天就给你们买啊。”张翠红一边说着,一边抢过许尘手里还没吃完的大半块番薯,掰成两半塞进一双儿子手里,“还是做哥哥的,就知道自己吃,也不晓得让着点弟弟。”
    “赔钱货吃过的恶心死了。”小弟吸着鼻涕这样说,手下却没含糊,三两口就把番薯干净,连手指都仔仔细细嗦了个遍。
    “我的衣裳脏了,你拿去洗洗。”大弟的吃相稍微讲究点,但也很快就吃完,他嚼着番薯含糊不清地说。
    许尘没说话,喝完最后一口玉米糊,就回到灶房洗锅刷碗。
    所有碗碟都收拾好,再去院子里,就看到一大堆脏衣裳,没有一件是他自己的。
    许尘撇撇嘴,还是捡起地上的脏衣裳装进木盆里,端着出门向河边走去。
    “尘哥儿,过来。”
    刚到门口就听见有人唤,许尘转头一看,是隔壁的刘寡妇。许尘不太想过去,但刘寡妇还在冲他招手,一边唤他,一边东张西望,生怕被人发现。
    许尘走过去,手里就被塞了个豆饼。豆饼是黄豆碎掺着麦麸做的,又干又硬,却很顶饱。
    “拿着,别叫你家的发现了。”刘寡妇匆匆说完,就回屋关上院门。
    “谢谢。”许尘道过谢,揣着豆饼继续向河边走去。
    刘寡妇是个心善的,以前家里人打骂许尘时还替他出过头,后来被他爹娘泼过几回脏水,惹了一身骚,就不太和他们和他们打交道。只是背地里偷偷给许尘塞些吃的,许尘对她自然是感激的。
    出了家门,路上的人就多了起来,要么是扛着锄头下地的,要么是挎着篮子去镇上的,热闹得很。